北方文学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0476-031X
国内刊号:23-1058/I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50115 人次
 
    本刊论文
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下篇)

 参见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年。关于韦氏、杜氏宰相数量, 史书记载及各家统计略有出入, 《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所列韦氏家族为相者16 人, 但在表后统计则为14 人。据王伟《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统计, 韦氏为20 人, 杜氏为11 人。王伟:《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西北大学文学院, 2009 年, 第2 页。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 2002 年, 第33 — 34 、142、79 页。
  胡应麟:《诗薮》, 北京:中华书局, 1958 年, 第174 页。
  能诗者” 等, 有的本身属于文学世家之一员, 有的则为文学世家的兴盛与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了唐代后期, 伴随新乐府运动与古文运动的同时勃兴, 诗、文已经并驾齐驱, 同时传奇小说与曲子词兴起, 文学世家的文体演变与文学成就日趋多样丰富。尤其是中唐以来一些文学世家对于传奇小说与曲子词的关注和介入, 比如洛阳元氏世家的元稹既是新乐府运动的主将, 又著有传奇小说《莺莺传》;太原白氏世家的白居易为新乐府运动领袖, 其弟白行简则著有传奇小说《李娃传》;太原温氏世家的温庭筠与京兆韦氏世家的韦庄同以创作曲子词齐名, 成为花间词派的鼻祖和主将, 并称“温韦” 等,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后期文学世家之于新兴文体的关注与兼容, 以及承中有变、日趋多元的新态势。
  三、“科宦—文学世家” 主流形态的演进
  后期文学世家的发展经历了从两宋的全能发展到明清的高度繁荣两个阶段, 得益于科举制度的有力推动, 并由文学史与家族史的交互作用, 主要呈现为“科宦—文学世家” 主流形态的变革与演进。
  宋代承续隋唐科举制度而加以彻底改革, ① 使之更加严格规范, 比如废除“公荐” 制, 推行“别试” 与“复试” 制度, ② 限制官员报考, 实行弥封、誊录与“锁院” 制度, 以便于创造更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与机制。另一方面, 又大幅增加科举录取名额, 以最为重要的进士为例, 唐代录取进士总量为6000 多人, 宋代增至30000 多人, ③ 为唐代的数倍, 这就为一大批中下层士人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和改写历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 到了宋代的科举制度, 才真正起到了抑制豪门、提携寒族、加快社会阶层流动, 不断为统治阶层补充新鲜血液的作用, 由科举制度产生的科宦世家才真正成为士人阶层的主体, 由三国延续于唐代的门阀世家至此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而唐代门阀与科宦世家双轨并行的局面也至此终结。
  科宦世家之不同于门阀世家, 就在于它没有世袭特权的优势, 而必须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 在相对公平、严格的应试竞争中脱颖而出, 才能有效维系世家的代际延续乃至久盛不衰。为了应对如此严峻的挑战, 宋人除了对外尽力争取更多的政治、教育与学术资源外, 更加注重对内加强家族的内部组织制度建设, 从血缘认同、伦理规范、宗          教情感、道德责任、学业传承上增强家族的凝聚力, 促进家族的持续性发展。如果说以苏洵、欧阳修分别纂修的《苏氏族谱》、《欧阳氏谱》为标志, 宋代族谱已由过去作为划分社会地位与确定家族婚姻的依据趋于更为内在的“敬宗睦族” 、“尊祖收族” , 旨在强化宗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那么, 宋代家族在家学传承方面通过举业教育、学业教育与文化素养教育的贯通, 在科举应试、学术传承以及家族成员的全能发展上都取得了成功, 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涌现众多的全能型、全才型文人学者。以上诸多方面, 既是促进宋代科宦世家普遍兴盛的重要动力, 同时又是推动科宦世家及时转型为“科宦—文学世家” 的重要表现, 其中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强化与全能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是它们明显不同于前代的共同特点。
  人们在评价唐代科举制度时, 总是忘不了以唐代诗坛“双子星座” ———李白、杜甫双双未中进士为例提出质疑, 但在宋代最负盛名的文学家群体中, 非进士出身者寥寥无几, 这也从一。“ 别试” 制度虽始兴于唐, 但至宋代才形成定制。
  《宋史》载:开宝六年(973) 太祖复试后, “尝语近臣曰:` 昔者, 科名多为势家所取, 朕亲临试, 尽革其弊矣' 。” 《宋史》卷155 , 北京:中华书局, 2003 年, 第3606 页。
  吴建华:《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 《苏州大学学报》1994 年第1 期。
  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科举制度之于各类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的包容性以及科宦世家与文学世家的相融性。其中欧阳氏世家的欧阳修、苏氏世家的苏轼作为北宋前后相继的两代文坛领袖, 同时活跃于政界、学界、文界, 擅长诗、词、文各种文体以及书法、绘画、音乐等, 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能, 有人比之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 由此可见来自中下层而通过科举脱颖而出的文人学者及其所构成的“科宦—文学世家” , 更富仕途进取心, 也更具文学创造力, 集中代表了臻于全能发展的宋代文学世家的杰出成果。风云际会、群星灿烂, 这固然是特定时代孕育的结果, 但也切不可忽视文学世家长期累积的作用。与前代相比, 宋代文学世家的演变主要呈现为以下特点。
  文学世家走向综合发展的趋势。从家族举业教育、学业教育与文化素养教育的贯通, 到家族成员全能型、全才型文人学者的不断涌现, 都集中体现了宋代文学世家全能发展的重要成果, 也充分显示了文学世家普遍走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可以说, 两宋的杰出文学世家, 如南丰曾氏世家(曾致尧、曾易占、曾巩、曾布、曾肇), 临川王氏世家(王益、王安石、王安仁、王安国、王雱)、澶州晁氏世家(晁迥、晁补之、晁说之、晁冲之、晁公武)、眉山苏氏世家(苏洵、苏轼、苏辙), 几乎都属政学两栖、众体皆长的综合型、全能型文学世家, 是文学世家与文化世家的合流。

  文学世家南北重心转移的趋势。两汉时代, 文学世家的中心区域在黄河流域。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 由于大批北方文学世家迁居江南, 南北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 江南首次成为全国文学世家核心区域所在。至唐代, 由于建都长安(首都)、洛阳(陪都), 文学世家的中心区域回归黄河流域, 然后形成关中、山东、江南三足鼎立的区域格局。北宋末年“靖康之难” 的爆发又一次引发了北方大移民活动。以南宋首都临安为中心, 大批北方文学世家陆续迁居江南, 从此之后, 江南才真正牢固地确立了其在全国文学世家区域分布中的核心地位, 文学世家以江南为中心, 然后逐渐向南方广大区域推进。两宋之交, 是文学世家最终完成南北重心易位的转折点。
  文学世家融入理学主流的趋势。宋代文学世家受理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是随着理学的地位上升与广泛传播而逐步由浅而深的。北宋时期, 先后出现了一批理学世家兼文学世家, 诸如道州周氏世家(周敦颐、周寿), 洛阳程氏世家(程珦、程颢、程颐), 洛阳邵氏世家(邵古、邵雍、邵伯温、邵溥、邵博), 等等。及至南宋, 理学影响渐呈主流化、一元化之势, 主要表现之一是普遍以理学为文学世家的价值导向;之二是出现了为数更多的理学世家兼文学世家, 集中分布于赣、闽、江、浙等地, 与理学重点传播区域相一致。
  文学世家两向分化的趋势。在文学世家发展史上, 宋代开启了一个真正以科宦世家支撑乃至决定文学世家的时代, 它在将大批来自中下层的士人阶层造就为新的科宦世家的同时, 也将原先处于高层的士人阶层改造并延续为科宦世家, 但彼此承受科场严酷竞争的压力是同样沉重的, 其中有的世家表现出了非凡的生存能力与竞争实力。冠于两宋世家者当推吴越王后裔钱氏世家, 据钱氏十三世孙钱国基的《钱氏宗谱》统计, 宋代钱氏擢进士者有320 余人, 其情势之盛、人数之多为其他家族所不及。① 科举的发达不仅再度奠定了钱氏家族的显赫地位, 也造就了钱氏家族文人创作群体的庞大。曾枣庄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所录钱俨、钱易、钱惟演、钱昭度、钱彦远、钱明逸、钱藻、钱勰、钱端礼等文学家, 皆出于吴越王后裔钱氏世家, ② 其中钱惟演与杨亿、刘筠同为宋初西昆派领袖, 这是旧豪门成功转型为新“科宦—文学世  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参见俞樟华、冯丽君:《论宋代江浙家族型文学家群体》,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5 期。
  曾枣庄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宋代卷》, 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年。
  “家” 的典范案例。再如宋代澶州晁氏世家10 代间进士及第者73 人, ① 南丰曾氏世家进士及第者人, ② 分宁黄氏世家进士及第者近50 余人, 明州楼氏世家进士及第者38 人, ③ 等等。而且在这些科宦世家中, 作家辈出, 诸体皆长, 成绩显著。但另一方面, 即从普遍性的角度来看, 宋代科宦世家兴替频率明显加快, 代际延续缩短, 即便如培养出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那样的文学世家, 也是在激情绽放之后很快凋谢, 虽然辉耀一时, 却毕竟过于短暂, 令人慨叹, 可见科场竞争之残酷。
  明清两代, 科举制度与科宦世家同时在元代低谷之后得以复兴。从进士录取名额来看, 两宋录取进士总量为30000 多人, 元代为1000 多人, 明、清两代各为20000 多人, ④ 虽较宋代有所减少, 但比之元代则大幅上升。再从制度设计来看, 明清两代也有许多改革, 比如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两相贯通, 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考试形式定为八股文体等。这些极端程式化、形式化乃至僵化的制度设计与实施, 表明明清两代已不可避免地走向盛极而衰之命运。
  与宋代一样, 明清也是大体在一元化与一体化中建构科宦世家与文学世家的密切关系, 科宦世家仍然支撑并决定着文学世家的发展。而在科宦世家的家族制度建设方面, 明清承继并弘扬宋代的文化遗产, 而又有新的发展, 在纂修族谱、制定家规、建立宗祀、设立义庄、传承家学等重要方面, 较之宋代更为普遍、更为严密、更为完善, 因而也更为持久。族谱内容更为丰富, 纂修体例也更为完善。尤其在传承家学方面, 无论是举业教育还是学术传承, 都更富有成效, 这反过来又强化了科宦世家的稳定性与延续性。所以在明清两代, 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了更多的延续数十年至百年乃至数百年之久的科宦世家。
  从明清两代文学世家本身的发展型态与演变来看, 彼此异同并存。在以理学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 明代心学、清代朴学都对各代的文学世家产生深刻的影响, 所以至明清时期, 同以文学与学术传家的文学世家更为普遍。尤其是到了清代, 朴学作为一代学术主潮, 已渗透到文学世家的各个方面, 也有许多文学世家由家学的传承进而成长为全国著名学术流派。当然辩证地看, 不管是文学兼学术型还是学术兼文学型, 对于文学世家发展而言, “得” 、“失” 并存。另一方面, 明清时期诗、词、文、戏剧、小说各体并盛, 其中小说更是上升为明清两代文学的代表, 明清文学世家与此也是合中有分、同中有异。
  从两宋的全能发展到明清的高度繁荣, 文学世家的形态演变出现了以下新的特点。
  累世延续而经久不衰的巨型文学世家大量涌现。两宋文学世家虽然在全面发展中充满文化创新的活力, 而在延续性与稳定性方面有所欠缺, 但至明清两代, 尤其在文化积淀深厚的江南区域, 延续持久、成果卓著、影响深远的大型乃至超大型文学世家比比皆是, 近人薛凤昌《吴江文献保存会书目序》曰:“ 吾吴江地钟具区之秀, 大雅之才, 前后相望, 振藻扬芬, 已非一日。下逮明清, 人文尤富, 周、袁、沈、叶、朱、徐、吴、潘, 风雅相继, 著书满家, 纷纷乎盖极一时之盛。” ⑤ 其他如昆山归氏世家、常州庄氏世家、钱塘许氏世家、海宁查氏世家、湖州董氏世家、无锡秦氏世家、慈溪郑氏世家等等, 彼此共同展示了明清时期江南文学世家传承之久、之盛。
  由商业世家成功转型的新型文学世家逐步壮大。宋代城镇商业的兴盛, 促进了商人阶层。
  参照张剑:《宋代家族与文学——— 以澶州晁氏为中心》,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 年。
  吴光主编:《中国文化世家· 吴越卷》, 武昌: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第466 页。
  李才栋、曹涛主编:《中国文化世家· 江右卷》, 武昌: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第105 、149 页。
  吴建华:《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 《苏州大学学报》1994 年第1 期。
  柳亚子著、薛凤昌编:《吴江文献保存会书目》(油印本), 上海图书馆藏。
  兴起以及商业世家的形成, 但终因时代条件与文化积淀所限, 而未能进一步从商业世家发展和转型为文学世家。而到了明清时期, 也同样以江南为核心区域、以徽商为主体, 诸多商业世家通过持续不懈的文化与文学教育, 不仅成功转型为科宦世家, 而且进一步成长为文学世家。诸如苏州的潘氏、王氏、席氏、贝氏世家, 杭州汪氏世家, 扬州马氏世家等等, 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以苏州潘氏世家最为典型。潘氏本是徽商, 迁吴之后, 经过五代人约100 年前仆后继的努力, 终于成功进士及第, 这是潘氏世家走向兴旺发达的开端, 也是其通过长期文化积淀实现从商业世家向文化世家转型的标志。尤其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 以潘世恩状元及第为标志由此迎来了潘氏世家的全盛时代。① 潘氏世家在从商业世家成功转型为科宦世家的同时, 因历代在文学创作上的积累以及文集的刊行而成长为文学世家。
  孕育和延续女性作家群的文学世家明显增多。从汉代开始, 女性文学家代有人出, 至唐代又有新的突破, 而至明清时期, 在江南一些著名文学世家中相继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女性作家群。
  清代徐珂《近词丛话》云:“毗陵多闺秀, 世家大族, 彤管贻芬, 若庄氏、若恽氏、若左氏、若张氏、若杨氏, 固皆以工诗词著称于世者也。” ② 但人数最众、成就最著、影响最大者, 当推吴江沈氏世家。沈氏世家自始祖沈文至十七世沈桂芬一代, 先后产生10 位进士, 为当地的著姓望族。而自第五代太常公沈奎始, 先后出现了130 多位文学家, 其中女性作家20 多位, 集中出现于从沈奎六世到九世的四代人中间, 她们分别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 形成母女诗人、姐妹诗人、从姐妹诗人、妯娌诗人、姑嫂诗人等, 具有显著的家族性特征, 成为江南家庭女性文学创作繁荣的一个缩影。③

  擅长各种文体的全能型文学世家更为普遍。宋代文学世家在文化与文学教育上的成功, 造就了诸多全能发展的文学大家与文坛领袖, 但重在个体全能型的全面发展, 而至明清两代, 仍以江南为核心区域, 进一步延展为世家各类人才与各类文体的全面发展, 其中有“一族之中若干体裁皆擅且具影响者, 如松江宋氏(征璧)家族之于诗、词、散曲;苏州尤氏(侗)家族之于戏曲、诗、文;阳羡陈氏(维崧)家族之于词、诗、戏曲。” 也有“以某一体裁胜而兼通其他诸体者, 如太仓吴氏(梅村)家族以诗鸣世, 而文与戏曲具有成就;吴江沈氏(自晋)家族以戏曲擅长, 而诗、词创作亦工;阳湖张氏(惠言)乃倚声大家并以词学开派, 而辞赋、诗歌亦擅场一时;恽氏(敬)家族以诗、经发科, 而古文足称大家, 骈文亦有可观者;洪氏(亮吉家族以诗歌称雄, 而骈文、散文具有作手;李氏(兆洛) 学无不窥, 莫测其际, 以古文独步而骈文和诗亦深有意致;镇江刘氏(鹗)家族以小说名播海内, 而诗和文, 尤其诗歌亦不同凡响;溧阳狄氏(云鼎)家族入清后, 以诗传家, `陶与杜之襟怀既兼而有之' (吴颖《古照堂诗集叙》), 而到八世孙狄葆贤时, 诗歌之外更以小说批评在近代产生巨大影响。” ④ 由此可见, 明清时期文学世家通擅众体的全能型特征更为明显, 文学世家的文体选择更具多样性与丰富性。
  内聚江南与外播边远的文学世家的多向发展。明清两代文学世家集中汇聚于江南, 以上四大趋势也主要体现在江南区域, 由此充分显示了江南之于全国文学世家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以江南为中心、两朝首都北京为副中心而逐步向边远区域播迁与拓展, 明清时期文学世家区域。 
  参见徐茂明:《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 《史学月刊》2003 年第期;《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 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 《史林》2004 年第2 期。
  徐珂:《近词丛话》, 唐圭璋:《词话丛编》第5 册,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 第4221 页。
  参见郝丽霞:《吴江沈氏女作家群的家族特质及成因》, 《山西大学学报》2003 年第6 期;《吴江叶、沈两大家族的联姻与文学创作》,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1 期。
  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文学文献建设》, 《古典文学知识》2009 年第3 期。
  分布与流向的相对均衡也更为显著。据学者统计分析, 以明清时期两代比较, 处于边远地区的广东、广西、云南、甘肃、贵州、辽东等地进士人数大幅度增加, ① 由此促进了科宦世家与文学世家的相应增加。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些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学世家。以云南为例, 自元代大理总管、白族段氏率先形成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学世家之后, 至明代出现了浪穹白族何氏、丽江纳西族土知府木氏、蒙化彝族土知府左氏世家等, 再至清代又出现了纳西族桑氏、太和白族赵氏、太和白族杨氏世家等。②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边远地区文学世家的成长以及从江南、燕赵核心区域逐步向边地播迁与拓展的趋势。
  以上五个方面的特点, 是明清时期文学世家趋于高度繁荣的标志。光绪三十二年清廷宣布废止科举, 这是中国政治文化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自隋唐以来延续了1300 余年的科举制度以及基于科举制度而形成的“科宦—文学世家” 至此终结。从文学世家本身的发展历程观之, 这是从繁荣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止, 不仅成为促进现代新式教育制度诞生的核心动力, 同时也为传统文学世家的现代转型铺平了道路, 因为正是出于现代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识群体的形成与壮大才使现代新型文学世家有了新的主体力量。然而从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 现代文学与文学世家的转型不仅呈现为不同趋势, 而且形成了强烈反差, 即当现代文学在完成转型过程中实现新的繁荣之际, 而现代文学世家却在完成转型过程中走向了衰落。究其原因, 除了尚在建构之中的现代新式教育制度未能为现代文学世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之外, 更重要的是现代家族制度彻底变革的严重冲击, 集中表现在家族结构的重要变化, 即由过去普遍的家庭—家族—宗族三维结构的大家族逐步转向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 家族规模的快速缩小, 家族成员的普遍减少大大削弱了现代文学世家成员数量扩张的能量。此外还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现代学科的分化。即由过去泛文化的文学世家逐步走上文理分科的专业化道路, 尤其在当时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鼓动下, 许多家庭成员弃文而从理、工、医、军、商等, 这又大大削弱了现代文学世家代际延续的能量;二是文学传承的断裂。文学才能既出于先天禀赋, 也需要后天培养, 在现代著名文学家群体中, 子承父业者不多, 子承父业卓然成家者更少, 足见现代文学家之于家族文学教育的忽视与失效。现代文学世家之所以在其自身转型过程中逐步趋于衰落, 正是以上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与文学史范式的建构
  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与逻辑建构, 本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上文重点归结为前中后三大时段三重形态的相互衔接与循序演进, 即是对这一双向互动过程的提炼与总结, 集中体现了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学术宗旨和取向。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 所谓三大时段三重形态的历史还原, 仅仅是就其主流形态而言的。文学世家形态的定型与演变, 正与整个文学生态本身的丰富性、多元性一样, 因此, 当我们在重点梳理和揭示不同时段文学世家主流形态的演变过程时理应同时关注与主流形态相谐共进的立体式呈现, 比如前期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在“经学—文学世家” 、“门阀—文学世家” 双重形态之外, 汉代还出现了以扶风司马氏(司马谈、司马迁)为代表的史学兼文学世家以及以淮阴枚氏世家(枚乘、枚皋)、吴郡严氏世家(严忌、严助、严忽奇) 为代表的比较纯粹的辞赋世家两种类型, 由此形成以“经学-文学世家” 为主导的多元格局。而在魏晋南北朝, 在以“门阀-文学世家” 为主导的格局中, 出于寒族的文学世家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而且拥有向上发展以及促进上下交融的冲动与实力;同样, 中期隋唐时期在“门阀-文学世家” 、“ 科宦-文学世家” 混合形态的主导下, 也曾出现了不少游离于这一混合形态之外的布衣文学世家;至于到了后期两宋明清时期, 虽然“科宦-文学世家” 这一主流形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但仍有诸多出于艺术、藏书、刻书、商业、医学世家等而未获功名或自动拒绝、放弃科举的布衣文学世家的存在与延续, 充分显示了两宋明清时期文学世家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参见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文化研究》1999 年第4 期。
  参见陈友康:《古代云南少数民族的家族文学》,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 年第4 期;《古代少数民族的家族文学现象》, 《民族文学研究》2004 年第3 期。 
  鉴于文学世家本身的悠久、繁荣与当今学界研究成果匮乏的反差以及通代文学世家史的阙如, 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应该怀有更为高远的学术目标, 应该进一步走向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的建构, 应该催生更多的文学世家史研究成果。的确, 与朝代兴替、民族兴亡的轰轰烈烈相比文学世家的阴阳消长、悲欢离合尽管如此丰富, 却因长期被散载甚至淹没于正史之中, 所以才显得如此“无声无息” 。然而, 正如刘禹锡《金陵五题· 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① 所昭示的, 曾经显赫一时的王谢世家的兴衰变化, 不仅仅代表了这两个特定世家的历史, 而且也代表了整个历史本身, 甚至与王谢相关的意象———不管是静态不变的朱雀桥、乌衣巷, 还是动态变化的野草、夕阳、燕子, 也都成为超越特定家族、时代、区域而蕴含历史沧桑的象征。受此启示, 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的建构同样可以通过特定个体、时代、区域以至通代文学世家史四个层级的链接而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特定个体文学世家史研究
  正如家庭是社会细胞、家族是社会结构的根基一样, 文学世家的研究必须牢固建立在大量个案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诚然, 我们不可能在穷尽所有个体文学世家发展历史之后, 才进入对整体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与逻辑建构, 但在学术取向与理路上, 则应毫不犹豫地以个体文学世家研究为基础、为起点。因此, 需要更多的学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于个案研究之中, 以集成性的精品成果, 不断完善、修正整体性的研究结论。
  对于每个特定文学世家而言, 彼此都有兴衰起伏的历史, 都有各自独特的生命周期。《孟子》曰:“君子之泽, 五世而斩。” ② 以此参照古代有关“五服” 、“九族” 的传统说法, 似可按文学世家的代际延续划分为以下若干类型:五世以下者为小型文学世家, 五世以上、九世以下者为中型文学世家, 九世以上者为大型文学世家, 至于那些历数十世而不衰者则可称之为巨型文学世家。从文学世家的生命周期观之, 绝大多数皆在五世以下, 尽管五世以上之中型、大型乃至巨型文学世家依然相当可观, 但从总体上看, 毕竟呈逐步递减之势。个体文学世家史研究的学术意义, 不仅仅在于可以为后续不同层序的文学世家研究提供大量鲜活的经典案例, 更重要的是其作为四个层级的第一链接点, 是整个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建构的根基所在。
  特定时代文学世家史研究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一代亦有一代之文学世家。自两汉文学世家正式诞生至明清臻于繁荣局面, 无论放大到前中后三个时段, 还是缩小至每一个阶段, 都无不呈现为承中有变、同中有异的发展趋势, 最为关键的是需要仔细辨认其中的承变、异同关系。同是“经学-文学世家”
  参照《全唐诗》(增订本) 卷365, 北京:中华书局, 1999 年, 第4127 页。
  焦循:《孟子正义》, 上海:上海书店, 1992 年, 第240 页。
  两汉有所不同;同是“门阀—文学世家” , 三国两晋南北朝也明显有别;同是“门阀—文学世家” 与“科宦—文学世家” 的混合形态, 唐代前后各异;至于“科宦—文学世家” , 更是在隋唐至明清的历史过程中因时而变, 与时俱进。即以文学世家进入全能发展时代、具有更多共性的两宋相较, 亦有多处差异。① 然而一旦跳出宋代而与前后不同时代相比, 则两宋又呈现为更多的相通性。所以, 在以特定个体文学世家史研究为第一链接点的基础上, 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特定时代文学世家史的研究, 如此则不仅可以将诸多特定个体文学世家史通过时间链接而建构为断代文学世家史, 同时又可从历时性方向为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的建构夯实基础。
  特定区域文学世家史研究
  文学世家与生俱来的地缘性特点、同一区域文学世家的历史传承性以及不同区域文学世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决定了特定区域文学世家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毫无疑问, 特定区域文学世家史同样具有向下链接特定个体文学世家史与向上链接中国通代文学世家史的中介作用, 但与特定时代文学世家史相比, 它主要是通过空间而非时间的链接建构为特定区域文学世家史, 并从共时性方向为中国通代文学世家史的历史还原与逻辑建构夯实基础, 所以彼此作用不同而又有相辅相成之效。
  世纪之交, 随着区域文化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兴盛, 区域文学史研究受到学界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相关学术会议不断, 学术著作屡屡问世。但并不是将行政区域或文化区域有关的文学家及其创作活动、成果按时间先后排列组合起来, 就是区域文学史研究。相比之下, 由于目前区域文学世家史研究尚在起步阶段, 所以特别需要学界共同努力加以改变, 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向寻求重点突破:一是同一区域文学世家的历史传承性研究;二是不同区域文学世家发展史的比较研究;三是全国文学世家的区域分布与演变研究, 此与中国文学及文化中心迁徙紧密结合, 已渐渐接近于通代文学世家史研究。

  通代文学世家史研究应是特定个体、时代、区域文学世家史研究的集大成者, 是以上各个不同层序链接的重新建构、升华与超越。概而言之,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有机交融” 上。
  一是文学世家个体与整体的有机交融。通观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建构的四个层级的链接文学世家个体与整体的有机交融首先必须建立在特定文学世家史研究的坚实根基之上, 然后以特定时代与特定区域文学世家史研究为中介作双向拓进, 最后融合和重建为反映通代文学世家整体面貌的文学世家史模式。当然, 所谓个体与整体的有机交融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正如刘禹锡《乌衣巷》一诗通过人与物、昨与今对比而产生的历史沧桑之感, 既由王谢特定世家而引发, 但同时也是对以王谢为典范、囊括了所有世家以及所有往昔历史的伤感。因此, 在特定文学世家史的个案研究中, 也应努力透过诸多现象与偶然因素, 从中发现那些基于个体而又超越个体的共通规律。而特定时代与特定区域文学世家史的研究, 更应充分发挥其固有的中介作用在贯通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建构四个层级的链接中促进文学世家个体与整体研究的有机交融。
  二是文学世家时间与空间的有机交融。陈寅恪曾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提出建构时空交融的文学史新模式的设想:“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 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 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 而总汇于一书, 如史家长编之所为, 则其间必有启发, 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 竞造胜境, 为不可及也。” ① 同样, 文学世家的发生发展、迁徙流变也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 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的建构只有在其还原为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时, 才有可能充分重现其相对真实、完整的总体风貌。当然, 这里所说的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首先是以时间维度为主轴, 但同时必须与空间维度相交融。在文学世家所经历的三大时段三重形态中, 其空间形态大体呈现为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然后高度聚集江南核心区域再逐步向外缘拓展的区域流向。
  ① 参见吕肖奂、张剑:《两宋家族文学的不同风貌及其成因》, 《文学遗产》2007 年第2 期。
  三是文学世家长度与高度的有机交融。文学世家的生命周期与文学贡献, 是衡量和确定其历史地位的两大核心指标, 彼此存在着分合关系。如前所述, 就文学世家的生命周期而论, 大致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巨型四大类型;而就文学世家的贡献度衡量之, 则又可分为普通文学世家、重要文学世家、杰出文学世家等不同类型。毫无疑问, 在仅仅产生若干文学家与产生文坛领袖之间, 彼此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假如将文学世家比作一座延绵起伏的群山, 那么, 从普通文学世家, 到重要文学世家, 再到杰出文学世家, 即有如山脉、高原与峰巅之别由此构成了一种梯度递进之势。没有山脉的铺垫, 就没有高原的隆起, 更没有峰巅的耸立。而没有高原的隆起, 群山就会缺少应有的厚度;没有高峰的耸立, 群山更会缺少应有的高度。从特定个体、区域、时代到整体文学世家, 彼此在原理上是相通的。杰出文学世家的杰出贡献即在于其努力将自己塑铸为群山之巅的同时, 也将整个文学世家推向群山之巅, 由此开创了文学世家的辉煌时代。
  四是文学世家形态与规律的有机交融。每个文学世家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态, 但彼此又有诸多内在的相通性。比如一般都会经历孕育、形成、发展、鼎盛、衰落、终结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生命周期越长、文学贡献越大的文学世家, 也就越具典型性, 其中有的文学世家还经历了衰而复兴、兴而复衰的几度反复, 当然也有一些小、中型文学世家仅仅经历其中的若干环节再如每一个文学世家的发展、兴盛, 都离不开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文化积淀、人才培育等核心要素的有力支撑, 尤以通过人才培育而形成“人才链” 最为重要、最为关键。历史地看, 所有久盛不衰的文学世家往往不仅拥有一个前后相继、阵容庞大的人才群体, 而且拥有超越家族、区域、时代的文坛巨星。只有人才群体而没有文坛巨星, 或者只有文坛巨星而没有人才群体都是不完善的。这些法则或者说内在规律, 既适合于每一个特定文学世家, 也同样适合于特定区域、时代以及所有文学世家。
  从特定个体、时代、区域到通代文学世家史的层序链接与融合, 以及个体与整体、时间与空间、长度与高度、形态与规律四个“有机交融” 的相互贯通, 即是由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进而走向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建构, 推动文学世家史研究向纵深拓展的学理依据与可行路径。
  文学世家研究既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又可向诸多相关领域包括文学史、家族史、区域史、社会史、文化史以及相关专题史依次延伸, 但最具亲缘关系的是文学史与家族史研究。
  而仅就其与文学史研究的关系而论, 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与逻辑建构, 可以为重写文学史提供新的路向、范式与成果。同样, 对于文学史研究而言, 通过文学世家的历史聚焦, 不仅可以重建一个崭新的文学生态景观, 而且可以藉此重返文学赖以发生、生存与发展的生命本原。
  ①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北京:三联书店, 2001 年, 第9 页。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北方文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北方文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